新聞資訊
3D打印制動鉗
車身輕量化一直是汽車廠商研發的重要工作,幾公斤就會影響性能。但受傳統制造技術的限制,一些創新的結構和材料存在“設計而不制造”的問題,3D打印技術可以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意形狀的零件。
俗話說,有一匹大馬,還不如瘦十斤。為了減輕車身重量,保證汽車行駛安全,國外汽車廠商利用金屬3D打印技術對制動卡鉗進行了優化。
為什么需要3D打印?
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,制動鉗減重的核心目標是輕量化。要實現這一核心,我們可以從兩點入手:
輕質材料:鋼雖然強度高,但也很重,不如鋁合金。鋁合金的強度/重量比誰更強?那是鈦合金!但是鈦合金有一個問題,就是切削困難,耐磨性差,總之加工困難。
輕量化結構:對現有制動鉗結構進行了完善。還有優化的空間嗎?那就是所謂的仿生設計!但是仿生設計中存在一個問題,就是有一個中空復雜的結構,很難通過切割、鑄造等傳統工藝進行加工。
但實現這兩點的難點,可以通過3D打印來解決。金屬3D打印最常用的技術是選擇性激光熔化(SLM),通過精細聚焦光斑快速熔化預設的金屬粉末,直接獲得任意形狀、冶金結合完全的零件,制造密度可達99%以上。
這款制動鉗重量2.9 kg,比原來的4.9 kg少了40%以上,效果顯著。抗拉強度達到1250N/mm2,也就是說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12.5噸的重量。
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備受人們關注,行業發展指南也指出了方向:電池狂堆不環保,不可行,需要圍繞每百公里降低功耗的目標,從優化能效和減輕重量兩個角度提高技術水平。這里的輕量化靠3D打印。